深度剖析3D打印的战略价值及所带来的大国竞争出发点与策略(转)

阅读次数:1153     发布时间:2019-02-27

欢迎您来到《3D科学谷·思想会》, 本期我们继续上篇来深度剖析3D打印的战略价值及所带来的大国竞争出发点与策略。

本期,我想围绕着几个话题来展开,包括鼓励支持3D打印发展的侧重点(设备还是应用),大国之间的竞争(是否能够阻拦制造业回归西方),限制我国3D打印发展的当前痛点有哪些以及3D打印生态圈建设的路线与前景,从中启发大国竞争的策略思考。

2024澳门原料网网站

图片:3D科学谷创始人Kitty Wang

在这篇文章内,我们不去分析为何关于3D打印是一种颠覆性的制造技术,也不去谈目前3D打印这块我国与国际上的差距有几何。

之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思考和写这篇文章,并非要危言耸听,而是不希望看到的是十年或者二十年以后,我们跟国际上的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被绝望地拉大。那时候我们失去的可能就不仅仅是贸易上的数字了,而是几代人都难以弥补的价值创造力。而这一切仅是因为今天的我们认知程度不够、民族意识和发展思路过于狭隘。

如果有一天,在新的数字化制造竞争这条路上,我国真的陷入了一个全面被动挨打的绝望局面,那么3D科学谷当年至少说过了、做过了、尽了一己之力了。

所以在这篇文章里,我只针对3D打印发展的侧重点来分析对于我国来说有没可能补上这块短板,机会与逻辑又在哪里?应该突破和避免的误区是什么?

要很好的理解这篇文章,需要基于对上篇文章的消化吸收,上期链接思想会l 7000+文字深度剖析3D打印的战略价值及所带来的大国竞争出发点与策略-上篇https://mp.weixin.qq.com/s/MUwFQIhIBxE32V17CFI7Vw

 

3D打印发展的侧重点

3D科学谷曾经在2017年TCT展会的论坛上分享过国际上金属3D打印设备品牌矩阵,与周围绝大多数人连声称赞不同,我对满屏的中国国旗却感到忧心忡忡—市场明明就在应用端,而为什么国家一鼓励3D打印,大家就一股脑的扎堆去“攒”SLM、SLS设备去了?当时我就预言、这些设备厂商将很快迎来残酷的洗牌期。

或许关于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封锁先进设备的担心是有的,但是首先拿我的从业经验来看:除日资企业外,其实我国购买的欧美先进设备比欧美自用的一点都不差,甚至还超过他们的配置,没有哪家设备厂商对我们的市场前景装作看不见,一门心思要对我国进行封锁。

其次,我们或许要好好思考一下:抗拒这些外资设备真的有必要么?每一个国家设备水平的发展都受到了其制造业环境的影响,设备开发技术的提升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需要的是利用先进的设备去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而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

我们要突破的是有些狭隘的民族思维,能够看到、欣赏这些国际设备品牌为中国制造的发展带来的巨大价值。

当然绝非要一言蔽之,并非要否定发展民族3D打印设备的必要性,我们只是需要防止扎堆做事情,我们并不需要如此众多的创业企业都一股脑地跳到同一条河里;其次可以鼓励国内的领军企业树立信心、放开手脚做大做强,就像华为那样在国际上获得与国外设备厂商同台竞争的实力。

3D打印最大的潜力是用于快速制造复杂、大尺寸的产品。3D打印助力西门子三款燃气轮机实现超过63%的联合循环效率。3D打印用于制造燃烧系统零部件,零部件是经过设计优化的,3D打印实现了更复杂的产品几何形状,使燃气轮机中的燃料和空气预混合得到改进,从而实现最大的发电效率。要知道,从2000年到2010年期间,德国人足足花了十年才将联合循环电厂的发电效率从58%提升到60%,3D打印燃烧系统零部件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著的。从这个应用就可以看出:3D打印对产品的重塑,最直接的就是产品性能的提升,从而带来了附加价值的创造。

如果我们连鱼与熊掌的区别都分不清,稀里糊涂地错失宝贵而短暂的3D打印应用发展窗口期,那么无疑将来有一天,我们面对的局面将极为尴尬。那就是—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向西方先进的工业产品低头,花极高的代价去进口应用领域的发动机、燃气轮机、各种各样的高附加值核心产品,那时候再打什么贸易战争已经没有必要了。

 

大国间的竞争

在一个高度竞争的全球市场中,仅依靠自发性的创新是不够的。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本国企业创新,通过整体的政府引导方式实施。在3D打印领域最引起各国政府重视的就是美国的增材制造创新中心America Makes的作用。而America Makes正是在奥巴马政府提出的制造业回归的背景下所成立的。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否能够阻止制造业回归美国?

介于3D打印的特性,我认为阻止制造业回归西方国家可能是徒劳的,是没有必要的,也可能阻止不了。

首先,分布式生产(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DM)是大势所趋,分布式生产是基于本地的小规模快速设计与生产。源自工程能力,尽可能以接近量产化的成本生产出少量零件,而不是大批量、集中化的生产模式。

而在创意消费类产品领域,以创意设计平台与分布式制造的方式将会形成一种全新的D2U(Designer to User)的商业模式。线上设计师也能直接与用户对接,省去大量中间环节。

而3D打印产品如果能与大数据平台对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一旦形成以大数据平台为基础的3D打印分布式制造模式,将会产生颠覆性力量。

未来我们贸易的很多“商品”将不是商品实物,而是CAD模型数据与算法,那么在这个发展趋势下,我认为一味阻拦制造业回归西方是没有必要的。

况且中国作为制造大国虽然获取了发展的红利,但也透支了非常多的资源,这样发展的可持续性并不强,我们真的有必要那么“留恋”给我们带来些许好处与坏处的模式么?

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不管大家有多么不情愿,我们已经从模仿西方国家的产品设计也走到了一个走向高层次的民族创新和正向设计的路口。

所以说,颠覆性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机遇已悄然而至,一场产业大洗牌、利益重新分配的大潮可能即将到来。只是大多数人还未曾熟悉甚至没有察觉,这或许是大家恐惧的根源,但也是希望的新起点。

 

当前的痛点

首先是恶性的价格竞争,虽然说中国的土壤擅长并精于价格竞争,通常我们会把不钻营价格战的国际企业认为是“不接地气”。然而在3D打印目前的发展阶段,应用市场还没有做起来,市场蛋糕就那么一小块,价格厮杀已经血流成河了。在我看来,竞争的确是好事情,但这样的本国企业你死我活的厮杀似乎有些过分了。

我曾经采访过Materialise的创始人兼CEO Fried Vancraen先生, 我认为关于竞争与合作,Fried给出了很好的建议。3D打印应用还没进入产业化发展就在中国陷入了恶性的价格竞争,Fried希望能够关注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质量、更合理的价格,而不是忽略质量、抛弃服务品质的、急功近利般的恶性价格厮杀。过于恶性的价格竞争也将迫使很多原本很有创新的产品不敢落地中国,而这与中国政府计划实现中国制造2025计划目标背道而驰。中国需要高质量的产品,企业要有足够的利润来投资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中国政府与社会还需要引导企业形成良性竞争的环境。

自己国内发生的事情,连人家老外都看不下去了,都要忍不住呼吁要把我们目光放长远些,这样急功近利、浮躁不已价格厮杀或许真该踩踩刹车了。

为什么说价格厮杀过早的发生是有害的?3D打印需要适合其生存的土壤,而这一点,我们的生态环境还很不健全。也就是说土壤还不健全,“种子们”就开始相互打起来了。在这里我再次拿Fried先生的切身感受来阐明观点。3D打印技术要实现与应用端的深度结合,需要从设计到生产、销售、商业模式、供应链等多个层面的创新。就拿一副小小的眼镜来说,要通过3D打印技术来实现定制化生产,眼镜店还需要配备恰当的扫描仪,还要有人懂得如何操作使用、如何建模,如何帮助消费者形成订单,并且整个供应链还要做出调整。传统供应链包括既有的分销体系、订单管理、销售链路跟踪、定价体系、佣金体系、业者经营理念等各方面因素的对3D打印技术进入到产业化领域带来层层阻力。

新模式的到来,我们要移动的是一座座大山,局限3D打印发展的岂止是人才、教育与思维?产业链利益的分配也很重要,这其中有多少座大山要移动我们还不清楚,却因为一个小山坡就开始厮杀了。

举另外一个例子可能更加直观,这种情况下的价格厮杀犹如两个人看到了天上的大雁飞过,为了如何烹制大雁而大打出手,最终大雁飞走了,他们也都饿死了。

连生态圈都还没健全、市场需求还在萌芽,短兵相接的拼杀就让企业无法获得持续发展的精力与资金,这无疑过犹不及。

其次是缺乏发展眼光与思路,我曾经走访过一些具备规模的3D打印企业,让我感到难过的是这些企业发展了10多年,在管理和设备方面居然还在用excel表格在进行管理。

2024澳门原料网网站

图片:自动化的3D打印流程管理


3D打印要走向产业化,两种自动化必不可少:一种自动化是比较容易看到的硬件层面的自动化,包括自动粉末处理、自动机器手衔接零件件的运送及后处理工作等等。而另外一种自动化是工艺与流程层面的自动化,包括自动优化加工参数、自动报价、自动分配打印任务、自动发现加工中的缺陷并纠正等等。这一系列的自动化是以软件、数据线程以及大数据为基础和核心的,并在此基础上诞生人工智能的应用。

2024澳门原料网网站

图片:Hackrod与西门子PLM 软件合作为消费者提供设计自己的3D打印汽车的机会

我相信有一天,人工智能将全面接管3D打印。

而中国企业如果还沉醉于价格厮杀,忽视动态数据的积累分析,那么我们将在数字化制造竞争中处于难以逆转的失利局面。

总有一天,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心目中竞争的战场完全错位了,我们在别人根本不在意的地方奋战,发展“大国重器”,阻拦制造回归西方,可是我们就阻拦得了吗?真正的战场早已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当然,我希望这一切都不要发生。

就拿流程管理MES软件来说,当前国内的3D打印企业可能觉得每年节约20万左右的MES软件使用年费“很聪明”,岂不知这并非是节约。首先,软件可以帮你节约大量人工成本(这样简单的数学加减法在这里我们就不去计算了);其次,软件带来的流程可视化与快速响应会极大的提高企业各部门员工以及企业与客户的沟通效率,阻止沟通错误与有头无尾的项目发生,毕竟自家员工与客户的满意度才是一家现代企业发展的生命线,这一点软件可以做到。

最后,Excel表格存下来的“死”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只有动态的软件积累下来的“活”的数据才是真正的宝藏,也是一家企业最值钱的部分。别看国内有些企业经常经营了10年20年,卖设备都没人看,说到底是因为缺乏核心价值。

如果仅仅是追求上市圈钱跑路,那么上市反而将变得更加遥遥无期,投资圈的风气早已改变,资本一点都不瞎,远没有某些企业以为的那么好忽悠。在自家企业经营的时候有必要把目光放的长远些,踏踏实实地去积淀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价值,这才是核心竞争力所在。

对于3D打印而言,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意识到:企业运营、设备运行日积月累的海量数据才是最大的财富。当然我也理解一些企业老板虽也有此心,但无奈有这样那样发展困境,不得不用原始低效的手工方法进行订单与流程管理。但静下来想想算算,这些企业难道真的就差每年那十几万的软版权费吗?还是我们国家已经从盗版时代所获得的什么“小确幸”深深的中了思维意识上的毒,难以认知到付费的知识产权带来的价值最终还是会落在自己身上?

我敢断言:藐视他人辛辛苦苦开发的劳动成果与版权,像触电反应一般的逃避使用正版软件,而为破解了某个软件使用权或干脆使用盗版软件而自鸣得意,这样的毒将让整个社会乃至民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来纠正弥补。

我们衡量一家企业是否有竞争力,除了销售额和研发经费占比,或许还能增加一个维度,那就是软件的引入和运用程度,看每年每家企业在软件上的花费占比多少?

某些企业甚至是为了追求所谓“低成本的投入”,对进口设备进行各种知其然不知其所然的粗暴的山寨式“整合”。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工厂一直用自己“攒”的设备进行生产,而你的设备又没在市场上销售多少,那么长久以来,这些设备加工运行的宝贵数据也因为与其他设备的格格不入而变得价值寥寥,那么你现在这么做这还值得吗?

最后,当前的痛点还包括对价值创造意识的薄弱。当前3D打印行业从业者普遍缺乏对先进设计和仿真工具的驾驭能力,甚至有人还无视这种能力,满脸的鄙夷与轻蔑。这将会使得他们顶多只能做原型的3D打印低价值工作,而难以发挥他们手中3D打印设备真正的核心潜力:附加值创造。


上一篇:安装了2万多台CNC的捷普公司如何看待3D打印(转)

下一篇:增材制造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